公文式教育認為成績不是評斷孩子能力的唯一標準,整體素質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編序性的教材上、孩子的進度安排上、學習的方式上都是要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創造與協調力、自我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同時也注重人格、態度的養成。因此公文式教育的價值在於自學自習、超越學年。公文各科的學習教材都是遵循「小步漸進」原則來編排的,當孩子學習新課題時,編序性的教材會藉由例題、說明來引導孩子靠自己的觀察、思考、判斷、嘗試來解題,從中體會靠自己的能力來學習新知的技巧與成就感,藉此學習模式培養孩子自學自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孩子低年級時成績不會相差太大,真正拉開孩子學力距離的是升上高年級或國高中。在小學、國中階段儘早學習高中以上數學教材,使其學力達到自學就能理解的程度,這樣,具備了自學能力的孩子,即使進入了大學,走進了社會,也有能力自己讀書,自己解決問題。我們讓孩子確實去熟練的,都是精選過的教材內容,各科都有其學習的核心內涵,考量孩子未來學習所需具備的能力:計算力、思考力、理解力、讀解力。這些能力不僅能確保孩子在國高中時學習更有餘力,更重要的是面對未知的領域與環境依然能保有持續自立自主學習的習慣。

「小一新鮮人父母大調查」800位以上家長回饋報告
教育新知
2024-04-09
近期KUMON與《親子天下》攜手進行「小一新鮮人父母大調查」,針對環境適應、學習態度、學前準備等面向進行調查,全台共有超過800位家長給予回饋。調查發現,有88%的家長擔心孩子上小學後的適應問題,還有高達94%的人認為小一入學前應事先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
快來看看這些家長們共同的焦慮是什麼?
最佳的解方又是什麼?
快點來一窺究竟吧~
快點來一窺究竟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