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樂大概在兩年多前約三歲時開始學習KUMON,當時和朋友聊天得知這樣的教育方式,因此引起我的好奇。當時我全職在家裡帶庭樂,一直想讓庭樂去學習一些東西,因此就直接和蘇老師聯絡了。 一剛開始進到KUMON教室學習時,他有時候會黏著媽媽撒嬌,很容易哭,但蘇老師課後給我回饋讓我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說明孩子在教室很穩定且跟同學、老師互動都不錯,也告訴我其實只要媽媽離開教室之後他就不哭了,所以我也相信老師,交給老師做最好的規劃。

當思考被「寫」下來:KUMON的思考整理術
公文式教育
2022-11-15
孩子思考的樣子,你見過嗎?
在KUMON教室裡,十個孩子,就有十種思考方式,他們對著教材振筆疾書,萬般思緒構成小腦袋瓜裡的世界。有的孩子鬼靈精怪,眼睛滴溜溜轉了一圈;有的孩子很安靜,在座位上如如不動,你以為他在發呆,殊不知他是在思考。
練習,是動腦思考的過程
定時定量練習,除了是通往精熟的唯一途徑外,更是對於思考的鍛鍊:先思考,再動筆。書寫是一種細膩的過程,要寫出答案,需要時間消化、歸納、嘗試,才能有效整理出自己的想法脈絡。外界看到孩子「一直寫」的行為,其實是「一直想」的結果。
思考的廣度與深度,跟天才與否無關,但每個學習KUMON的孩子,都可以透過與教材對話、持之以恆的練習,搭建起思考的鷹架,化想法為行動,有意識有目標地強化學習的毅力。孩子在書寫的同時,無形中也深化了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不斷反饋、調整,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進步一些。
建立「思考、書寫、解題」的習慣
KUMON藉由精熟練習,幫助孩子養成「思考、書寫、解題」的習慣,孩子每天寫一點,每天思考一點,短期內或許看不出成效,但只要堅持前面的打底過程,慢慢地,就能看見孩子突破思考盲點,熟練地解決問題,進階到下一個目標!
愛因斯坦說:「不是我聰明,只是我和問題周旋得比較久。」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越需要下慢功夫;孩子看上去是在做題,其實是在腦海中反覆進行思考的歸納整理,直到鑽研出正確解答。下一次,看到孩子認真寫教材時,就讓他好好享受動腦思索的過程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