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從家庭開始做起,而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位導師,更應該參與、陪伴幼兒成長的第一次。現代父母深知0到6歲為幼兒學習黃金時期,卻不知該如何善用與孩子互動的時光,有效啟發孩子的無限潛能。
READ MORE自從台師大地理系畢業後,陳瀅如一路朝著成為教師的目標前進,希望有一天可以站在講台上,將自己滿腹的教育理想實踐在孩子們身上,成為一位充滿影響力的老師,現在的她,如願以償考取了石牌國中教師資格。教室現場是大班制的教學,看著台下三十幾位眼神專注的孩子們,在瀅如心底,其實已經了解每個孩子的能力與天賦,各自有其獨特的強項與弱點。
READ MORE當我們外出用餐,常在餐廳裡看到家長讓小孩玩平板、玩手機的畫面。隨著電視影音文化及手機、平板的普及,這些3C產品成了孩子的「保姆」,每天生活在各種聲光之中,孩子很容易受誘惑而分心,想要孩子乖乖坐在書桌前靜心學習,真的好困難!經常得等到爸媽耐性盡失、大發雷霆,孩子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回到書桌前寫功課。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孩子的學習狀態不佳,親子關係也陷入愈來愈緊張的惡性循環。
READ MORE每年的壓歲錢、每月的零用錢,家長們大都鼓勵孩子存起來,不但可藉此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時間久了還能累積一筆可觀的財富。教孩子儲蓄固然是美德,然而有件事比教孩子存錢更重要,那就是協助他們提早儲存學力。
READ MORE身為家長的您是不是有過類似經驗?當孩子苦苦哀號著「功課好多!好難!」,您總是擔心孩子過於疲累和挫折,而主動上前幫忙解惑?關愛孩子雖是父母的天性,但請仔細想一想:大人的這些行為對孩子真的有幫助嗎?長此以往,會不會養成孩子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動輒半途而廢的壞習慣?更該思考的是:無法幫助孩子學習堅持的教養,是否也是一種隱形的溺愛?
READ MORE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明確知道自己三個月後、六個月後,甚至一年後的學習成效如何,預知未來的自己會進步成什麼樣子,是不是很棒呢!?在KUMON教室學習的孩子,透過「學力診斷測驗」,就可以預測自己未來的樣子。
READ MORE「先寫3,再寫5,找找看5在哪邊?」、「來,幫老師數數看總共加起來有幾個?」教室裡,老師正耐心引導幼大的柏菻數數。柏菻剛到KUMON教室學習時,在椅子上超過兩分鐘就坐不住,摸東摸西,無法專心。老師觀察到他的握筆能力較差,寫教材對他來說比較吃力,於是便從簡單的數與量開始,慢慢帶著他培養基礎能力。只要柏菻寫對了,老師就大力稱讚他、鼓勵他,讓他愈來愈有學習自信,開始喜歡學習。漸漸地,他開始願意專注坐在椅子上,甚至時間一到就自動自發寫教材,對於孩子的改變,老師與家長都很欣慰。
READ MORE每個幼兒在學習爬樓梯時,都是一小階、一小階慢慢地練習、慢慢地進步,如果一下子挑戰太高的台階,不只容易跌倒和受傷,甚至很可能會退縮不前,害怕再去嘗試。KUMON認為孩子的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一下子挑戰難度太高的內容,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折與抗拒,久而久之不僅會放棄學習,還會喪失自信心,那就得不償失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