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布尼茲是歷史上少見的通才,被譽為17世紀的亞里斯多德。他是一名律師,同時也是哲學家、數學家。在法學上,曾經協助羅馬民法典的修改;在哲學上,與笛卡爾、斯賓諾莎並稱為17世紀最偉大的理性主義哲學家;在數學上,發明了微積分及現代的二進位記數系統。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傳奇人物!
「刻舟求劍」的故事是說,從前楚國有一個人坐船渡河時,不慎把劍掉入河中,他在舟上刻下記號,說:「這是我把劍掉下的地方。」當舟停駛時,船已經走了很遠,劍是不會走動的。他還沿著記號跳入河中找劍,遍尋不獲。該寓言後來引伸成不懂變通、墨守成規之意。看了故事解釋後,動動腦用「刻舟求劍」造句看看吧!
元宵節是二月重要的節日,快來讀一讀關於這個節日的英語小短文~among/between這兩個單字用法常常混淆,你弄懂了嗎?快來看看這期的單元!
假設1公頃的水田可收成6500公斤的稻穀,1公斤稻穀的收購價格為26元。若某位農夫有1甲5分地的水田,全部種植稻穀,快來動動腦回答問題!
「胸有成竹」的由來,是來自於北宋一位畫家的故事,快來看看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 「胸有成竹」裡面有「竹」這個植物。還有很多成語裡面都含有植物喔!例如樹大招風、春蘭秋菊等等,換你想一想還有什麼成語呢?
五月最重要的日子是母親節,本期「英文新知室」帶你看看母親節的由來!Comepare to/ Comepare with的用法很容易混淆,Comepare後面若加上介係詞,都是與某事物做比較的意思,快來看看兩者之間的用法有什麼差異!
一般我們提到溫度,可以分成攝氏(℃)和華氏(℉),這是分別由兩位外國人所制訂的刻度單位,因此取其英文名字來命名。不管是攝氏或華氏單位,都是以度來計算。在亞洲地區習慣使用攝氏單位,而歐美國家則習慣使用華氏單位。像台灣溫差並沒有很大,所以用0~100數字簡單而且明瞭,而美國溫差就差蠻多的(至少有下雪、也有沙漠),就適合用範圍感覺較大的華氏了。來試試看下列題目,根據攝氏溫度和華氏溫度的定義,計算a與b的值!
「一鳴驚人」比喻平時默默無聞,而後卻突然有驚人的表現,使用在「出乎意料」的表述上。快來看看「一鳴驚人」的成語典故!想一想,成語中有「一」的,還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