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其祐媽媽為了找到適合其祐的幼兒課程,因緣際會下,認識了KUMON陳老師的媽媽,因為認同公文式教育理念,便讓其祐幼中時加入公文學習,並且成為KUMON教室的助理老師。現在,國二的其祐已經完成國語最高教材,數學也學到相當於高中程度的K教材,其祐開心分享「因為超越學年,讓我學會思考、解決問題;因為從小學習,每天堅持練習教材,讓我養成自學自習的能力,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國小時,其祐發現自己患有再生不良性貧血,因為血小板低於標準,容易有淤青或出血不止的症狀,今年,因血小板數據持續降低,在醫生的建議下,其祐住院觀察治療。
這段期間,其祐自己主動將公文教材帶到醫院繼續練習,媽媽看到後感到非常不捨,但學習已經成為其祐的生活習慣,看到他擁有比別人更堅持、不怕困難的精神,甚至在超越學年、自學自習的過程中,持續累積學力,不僅在校成績一直維持在班排前三名,傑出的音樂天分,同時擔任Lamigo樂團打擊手的重要位置,身為媽媽真的為其祐感到驕傲。媽媽分享,其祐很喜歡閱讀,因為學習公文國語教材時,裡面充滿許多有趣的小故事,例如馬良、愚公移山等,不過,她也觀察到教材中文言文的難度較高,因為有提前學習,才減輕其祐國中的課業壓力,甚至老師知道其祐喜歡閱讀小說後,也推薦他許多有趣的文言文小說,並藉著公文國語教材偏向詳答形式,如何從文章中找出答案?並完整的敘述、表達,逐步奠定其祐閱讀、思考、邏輯的概念,對於他在學校課業的應用很有幫助。
另外,媽媽也提到其祐學習數學的狀況,例如數學I教材中的勾股定律,要從圖形中引用公式,並知道如何套用;或是J教材裡的因式分解,包括升冪、降冪、次方等,對於其祐都較有難度。她觀察到其祐雖然會用心算快速寫出答案,但卻忽略寫出完整的公式,只要一個步驟錯了,就必須重頭再寫起,其祐也不會因此放棄,反而學會自己逐步思考、順著問題脈絡一步一步解決,了解如何處理困難,不要凡事依賴別人。最後,媽媽也鼓勵更多家長,公文從進教室後、跟老師打招呼、寫教材等等,其實都在培養孩子的習慣,只要每天做、重複練習就會變成一種生活習慣。因為常聽到一些家長說,有時候孩子在教室裡可以規矩的寫作業,但是回到家後就沒辦法;有些孩子,即使出國遊玩,也要帶公文作業一起去。因此,每天練習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當孩子可以越早學習,越早建立習慣,對孩子絕對是正面的影響。
(汐止莊敬青山教室 陳桂英老師╱學生:萬其祐)
喜歡看星星的少年,曾經眼神發亮的在KUMON教室寫下自己的願望:「我想成為天文學家。」想像外太空,想像宇宙深處與塵埃後面的世界,盡情探索浩瀚燦爛的夜空。
現在的熱門科系,以後不一定吃香。如果想要畢業後有好出路,就必須先了解科系的發展前景及潛力領域所需具備的核心能力,選出最能培養自己實力的校系。 根據2018 年《遠見雜誌》最佳大學排行榜,台灣頂尖大學有綜合化的趨勢,各校都積極提升學生的多元能力發展,培育跨界人才。
來自英國的Caleb是在他10歲的時候加入KUMON,同時學習數學和英文兩個科目。經過短短六個月的學習,他就已展現了優異的成果,不僅學校的課業成績有所提升,還點燃了他對閱讀、寫作的熱愛,甚至還在閒暇之餘完成兩本小說,並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出版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