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式教育認為成績不是評斷孩子能力的唯一標準,整體素質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編序性的教材上、孩子的進度安排上、學習的方式上都是要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創造與協調力、自我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同時也注重人格、態度的養成。因此公文式教育的價值在於自學自習、超越學年。公文各科的學習教材都是遵循「小步漸進」原則來編排的,當孩子學習新課題時,編序性的教材會藉由例題、說明來引導孩子靠自己的觀察、思考、判斷、嘗試來解題,從中體會靠自己的能力來學習新知的技巧與成就感,藉此學習模式培養孩子自學自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孩子低年級時成績不會相差太大,真正拉開孩子學力距離的是升上高年級或國高中。在小學、國中階段儘早學習高中以上數學教材,使其學力達到自學就能理解的程度,這樣,具備了自學能力的孩子,即使進入了大學,走進了社會,也有能力自己讀書,自己解決問題。我們讓孩子確實去熟練的,都是精選過的教材內容,各科都有其學習的核心內涵,考量孩子未來學習所需具備的能力:計算力、思考力、理解力、讀解力。這些能力不僅能確保孩子在國高中時學習更有餘力,更重要的是面對未知的領域與環境依然能保有持續自立自主學習的習慣。
一名從小在公文學習的優秀學子分享,他從小就能享受解題的樂趣,經常主動要求參加國內外大小數學競賽。他說自己在公文學習到最寶貴的東西,除了在主科上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為未來的學習打下最厚實的基礎外,也是透過這樣有效的學習,爭取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均衡的學習其他的科目。在學習教材的過程中,孩子累積自學自習的經驗,掌握了自學自習的方法,那麼好的態度、習慣就能逐步建構起來,並且愈來愈穩固。公文式教育中很重視孩子是否「有餘力」,因為「有餘力」才能達到「輕鬆學習」的目的,而透過每天持續學習的過程,就能培養孩子挑戰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讓潛能得以開發。
我從四歲開始在KUMON學習。一開始是哥哥先進來學習,因為哥哥在KUMON奠定了 穩固的學力基礎,現在國中的課業也都很得心應手,因此媽媽也讓我在KUMON學習。
我從幼兒開始接觸KUMON,當時只覺得很有趣,可以拿著筆順著圖案描繪,學習認字。後來為了要了解我的數學學習起點,打造專屬我的進度,魏老師讓我做了學力檢定測驗。結果在答題時我竟然忘記了直式減法的算式,連我自己都非常驚訝,於是魏老師建議我回到基礎教材學習的地方,重新打好基礎,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複習,果真讓我的功力大幅度提升,使我真正了解到教材的邏輯與涵義。
根據研究調查顯示,漫長的暑假是孩子學力最容易流失的時候,如果沒有在為期大約兩個月的假期中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透過每日學習點滴累積實力,好不容易奠定的學力基礎很有可能會面臨不進則退的窘境,那麼當新的學習展開,新的學習課題接踵而至時,該怎麼辦呢?